现有一个用超薄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它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200cm2,高度h=20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匀质圆柱体,密度ρ=0.8×103kg/m3,底面积S1=120cm2,高度与容器高相同,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10N/kg).
(1)将圆柱体竖直放在圆柱形容器内,求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____?
(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和所注的水重各是多少____?
某质量是60kg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约重100N,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地球上取g=10N/kg)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G/N | 0.98 | 1.96 | 2.94 | 3.92 | 4.90 | 5.88 |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 ______ 和 ______ .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 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 .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填“变化”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_________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____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所示),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成_______”;
(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_______,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ρ绿豆﹥ρ黄豆)
(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具体操作如下:
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_______kg/m3.用这样的方法分别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处标注对应其它液体的密度;小宇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丁中的图线____(选填“①”、“②”或“③”);若某次测量液体密度时,小桶中没有装满待测液体,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若要提高此密度秤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