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镩树想到教育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从镩树想到教育

公主 轻轻草

发布日期:2008-08-21 20:29:28

我觉得这篇文章能很好地解释或者说可以压一下当前对教育的误解和浮躁。

前段时间在《舌华录.慧语第一》中看到这么一段文字: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着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

《读者.2008.15》的言论中也提到英国诗人T.S.Eliot说:纵使被迫研读不感兴趣的科目,你仍然会获得真正的学识和教养,因为强迫自己对缺乏悟性的科目感兴趣,是教育的一部分。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从镩树想到教育

20071229《内蒙古日报》

孙志毅

《学记》云,所谓教育者,“长善救失”也。《三字经》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

镩树,就是为树木剪枝。为何不称剪枝,而称镩树?盖果树用剪子剪,才叫剪枝,其他乔木不能用剪子剪,其工具称镩,就只能称之为“镩树”了。果树不剪不结果,乔木不镩长不高。

镩树与教育颇有相通之处。

应试教育压抑儿童的天性?有没有不压抑“儿童天性”的教育?让学生自由发展、主动发展?不可能。人不能自然地、自由地、主动地成长为社会人,他们必须要做出牺牲,他们必须要有所放弃,他们的某些天性必须受到压抑。

如果让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发展,他们就会去玩耍而不会去学习、去劳动,就会去享受而不会去创造。

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只猴子羡慕人,求阎罗王也将它变成人。阎罗王答应了他,命小鬼儿拔他身上的毛。猴子呼痛不肯。阎罗王说,你连一毛都不想拔,还想做人?这笑话本是讽刺人吝啬的,但若把“毛”看成人的缺点错误,则也可用之于教育——教育就是要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使他们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合乎社会规范的社会人,犹如拔掉猴子身上的毛让它成为人。

有一句俗谚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这则笑话这句俗语就抵得半部教育学。

“让学生自由发展、主动发展”源于西方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卢梭曾说:“学生的行为如果不导致自身伤害或对别人的自由构成妨碍,成年人原则上不应该干涉。”这同今天西方人所说的“你可以干法律禁止范围外的任何事”是一脉相承的。

儿童的天性到底是什么?我一直认为是“嬉戏” 、“享受” 、“自由”。如果让他们自由地、主动地发展,他们就会去玩耍,而不会去学习、去劳动,就会去享受而不会去创造。大多数的孩子基本应该如此。假如能做个实验就好了: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看他们是选择读书上学,还是嬉戏游乐?恐怕多数孩子会选择后者。可惜这样的实验不能做,谁也不敢拿自己孩子的一生做实验。这也是所谓的教育科学其说服力不强的原因之一。

西方人又认为:“人生而自由,而无往不在枷锁中。”没办法,我们只能去“镩树”,不能任其“自由地、主动地”疯长。但为教者需要注意的是别像《病梅馆记》中所说的那样:“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