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透镜的课堂实录教案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透镜的课堂实录教案



  • “透镜”课堂实录青岛市二十六中丁晨
    【设计理念】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理念的指导下,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
    1.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由这些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课题,通过讨论、分组探究,寻找物理规律,再将所学
    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从物理走向生活。
    2.让学生经历深究学习的过程,在注重科学探究的基础环节上,渗透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加强合作探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不
    断改进自己的方案,使学生在各自学习层面上取得进步。
    3.落实新的学生评价机制,不仅注重结论的得出,还要兼顾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激发起学生活跃的思维。保持学生对学习、对科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轮、光心、焦点和焦距;
    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知道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让学生以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与情
    价感
    值态
    观度
    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的成像是本章的重点。而本书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又是理解凸透镜像以及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根本。




    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个知识点为载体,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活动的设计以及实验现象,合理运用物理的研究方法进行解释即为本节课设计应着力之处。


    以学生的集体讨论、小组合作为基础。合理引导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用:凸透镜、凹透镜、光具盘、光源。
    学生用:凸透镜、凹透镜、小平行玻璃板、光源、白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实录】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戴过老花镜没有?戴过的同学能说一下有什么感觉吗?
    (说明:此次发问并不要求学生作出准确回答,只是为本课作引,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记忆,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师:(手持老花镜)如果没有,老师提供你一次机会,谁愿意来试一试?
    (学生争先尝试)
    师:能不能说一下,你戴上老花镜的感觉与不戴时以及戴近视镜有什么不同?
    (学生争先发言)
    师:刚才没戴过的同学肯定也想试试!桌上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三块玻璃,请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
    (学生尝试、讨论)
    师:通过刚才和同学们一起的亲身的尝试,我就想:同样是玻璃制成的镜片,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创设情景,利用初中生较强的好奇心,使学生与本节课实验器材充分接触,注意到三个镜片形状上的差异。)
    (学生可对照实物回答)
    生:三个镜片有一个中间厚、边缘薄,一个各处等厚,一个中间薄、边缘厚。
    二、引入课题
    师:(鼓励)同学们的观察十分仔细!
    板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