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物理教案-电流表 教案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物理 物理教案-电流表 教案



  •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具准备:

    演示器械、 平面镜、潜望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课堂实验

         1.学生实验:

            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做课本P67“做一做”的实验。将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直立在桌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相同的粉笔A、B。

    实验步骤:

          ①移动玻璃板后的粉笔B,使它与粉笔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重合,这时粉笔B的位置就是粉笔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②移开粉笔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粉笔的像?

          得出结论: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提问:(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2.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①观察并比较像与物体(粉笔)的大小;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粉笔A和粉笔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评价得到的结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

    教师补充说明:

    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三、讲授新课: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我们来看一下,怎样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教师举例并演示:作AB在平面镜中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如课本P68图3-39)

     

     

     

    (课本P68图3-39)

     

    教师补充说明:物体与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平面上表示,其实是关于表示镜面的直线成轴对称的。

    四、课堂练习

    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一些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教师适当指导,讲解。

     

    五、联系实际,生活实例

    平面镜的应用:

            1.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3.某些店里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

    ……(学生看课本P69,并思考,举例)

    教师说明: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也能看作是平面镜。

    (适当涉及“光污染”的有关实例的知识。)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联系课本P70“生活、物理、社会”对凹面镜与凸面镜的知识稍做讲解。

    (2)学生思考与作业 P70“WWW”中的题目。并完成《学习指导》、《课课练》上的相应习题。

          (3)预习“光的反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