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三、摩擦力教案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物理三、摩擦力教案



  • 祝福青春

    教案示例

    第三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砝码(或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上课之前,我带了几个小玻璃球准备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但在来学校的路上,小玻璃球变脏了。老师给他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播放动画:摩擦3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请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实验: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我们的手、脚运动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

      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位移;

      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

      播放动画:摩擦1,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看《信息快递》,注意匀速拉动实验过程中,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来拿需要的材料。

      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播放动画:摩擦2

      教师总结,并板书。

      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

      例:人走路

      a.哪里存在摩擦?

      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

      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

      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

      c.轮胎上为什么有纹?

      例:滑雪比赛

      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

      b.怎样减小摩擦力?

      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

      5.知识的拓展。

      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三、小结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要相互接触,摩擦力只能发生在接触面上;

      2)两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位移;

      3)两物体之间要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