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此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流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数据如下表: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深度(cm) | 5 | 5 | 5 | 10 | 10 | 10 | 15 | 15 | 15 |
橡皮膜方向 | 上 | 下 | 侧 | 上 | 下 | 侧 | 上 | 下 | 侧 |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 4.3 | 4.3 | 4.3 | 9.2 | 9.2 | 9.2 | 13.8 | 13.8 | 13.8 |
①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________的实验数据;猜想2的结论是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此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_______
,
_______
(选填“<”、“>”、“=”)
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而后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8.9×103kg/m3)
实验序号 | 材料 | 高度(cm) | 底面积(cm2) |
1 | 铜 | 20 | 10 |
2 | 铜 | 20 | 20 |
3 | 铜 | 20 | 30 |
表二(=7.8×103kg/m3)
实验序号 | 材料 | 高度(cm) | 底面积(cm2) |
4 | 铁 | 20 | 10 |
5 | 铁 | 20 | 20 |
6 | 铁 | 20 | 30 |
表三(=8.9×103kg/m3)
实验序号 | 材料 | 高度(cm) | 底面积(cm2) |
7 | 铜 | 20 | 10 |
8 | 铜 | 20 | 20 |
9 | 铜 | 20 | 30 |
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⑶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⑷(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气体的温度t/℃ | 0 | 25 | 50 | 75 | 100 |
气体的压强p/103Pa | 100 | 110 | 120 | 130 | 140 |
分析数据,给出p与t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