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菏泽)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
(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
(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
(2014·丽水)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A、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_____________,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
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L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德州)如图所示漫画描绘的是猴子和兔子分萝卜的情景,究竟谁分得的萝卜重,德州市育红中学的三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甲认为:猴子胜利了;乙认为:兔子胜利了;丙认为:猴子和兔子谁也没有沾光.到底谁的猜想正确呢?
(1)为此,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猜想正确的同学是_____(填“甲”“乙”或“丙”).
(2)根据图甲的实验,同学们还得出结论:只有满足“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b.如何用图乙的装置来验证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曲靖)小红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① | ② | ③ |
斜面倾角 | 30° | 30° | 42° |
物重G/N | 5 | 3 | 3 |
拉力F/N | 4.2 | 2.5 | 2.8 |
斜面高度h/m | 0.6 | 0.6 | 0.8 |
斜面长度s/m | 1.2 | 1.2 | 1.2 |
有用功W有用/J | 3 | 1.8 | 2.4 |
总功W总/J | 5.02 | 3 | 3.36 |
斜面机械效率η | 60% | 71% |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木块;
(2)第①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_;
(3)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猜想________,对比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都知道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赵乐同学为了验证其中的道理,做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将妈妈新买的四块相同的香皂,一块平放、一块立放、两块叠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所示).
(1)实验中,他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果他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应该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比较,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他设计的实验表格补充完整.
(只设计项目,不填写内容)x kb 1
项目 次数 |
受力面积 | _______________ | 海绵的凹陷程度 |
1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2 |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3)如果他想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应选择__________两图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