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只能在光屏下边缘看到一个残缺的像,则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如果不改变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只移动凸透镜,则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才能使像移到屏的中央;
(2)实验中给的凸透镜焦距有20cm,15cm、10cm、5cm四种,如果上图中光屏成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上图的情景可以判所选择的凸镜的焦距是______cm.生活中的 就是根据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当把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的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___________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______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轻轻的向左吹蜡烛的火焰,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倾斜(选填“左”或“右”)。
如图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第3题图
(1)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确定了像的位置;
(2)实验时应点燃A蜡烛的目的是为了 ,当移动B蜡烛无法使其与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若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__
__(选填“亮”或“暗”)。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小梦从实验室里带来了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平面镜、一块与平面镜大小相同的透明簿玻璃板、一块与平面镜大小相同的透明厚玻璃板、一把刻度尺.
(1)为了便于实验观察,你认为选择 (选填“平面镜”、“薄玻璃板”或“厚玻璃板”)来观察所成的像,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图所示,他将选择的器材前面的蜡烛A点燃,移动平面镜后面竖直放置的蜡烛B,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用光屏替换器材后面的蜡烛B,在器材后面观察光屏,将不会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3)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装置。
第5题图
(1)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AO和其反射光线OB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的位置应该与平面镜 。
(2)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第一次 | 200 | 700 |
第二次 | 300 | 600 |
第三次 | 500 | 400 |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