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_____________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_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
有一块透镜,不知是不是凸透镜,请你设计两种确定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不能用手触摸镜面)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直尺、音叉、吉他、梳子、塑料片、鼓、沙粒、细线、纸筒、橡皮槌等器材(数量不限),可以进行很多物理实验。请选用其中的一些器材,探究一个物理问题。要求写出:
(1)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所需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探究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14,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___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2)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____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