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能够使声音:
A、音调变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传播的速度变大.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
A.20 HZ~1100 HZ ; B. 85 HZ~20000 HZ;
C.85 HZ~1100 HZ ; D. 20 HZ~20000 HZ.
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耳有障碍; B.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D.翅膀不产生声波.
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
人 | 蝙蝠 | 大象 | 狗 | |
发声 | 85~1100Hz | 10000~120000Hz | 最低12Hz | 450~1080Hz |
听觉 | 20~20000Hz | 1000~120000Hz | 1~20000Hz | 15~50000Hz |
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