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上海)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11所示。物体A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8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B所受重力的大小;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表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取的长度。
(10·上海)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试验中,为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 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时,应保持 和 的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找像。
(10·上海)在“用天平测质量”的试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10·上海)小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3A 5Ω”的字样,所用小灯泡是测定电压为“2.2V”和“2.5V”中的一个。
小华连接的电路如图12(a)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闭合电键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b)所示,则该试验中所用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接着,小华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发出耀眼的亮光,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 额定功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可判断他是向滑动变阻器的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10·上海)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A、B两个导体进行实验,试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相同。
Ⅰ 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华重新预设了B导体两端的电压,并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小海分析了小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他为测量便修改了数据,如表三所示,你认为小海的修改数据的做法 ,理由是 。
Ⅱ 为了达到验证上述猜想的目的,请结合表一、表二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三设计的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