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中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由于具有 ,仍会向前滑行。汽车在淋湿的路面上行驶,交通事故要多些,原因是汽车所受到的摩擦力 (填“较大”或“较小”),容易打滑。
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为 g。然后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20ml,再测出烧杯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则该植物油的密度为 g/cm3。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质量值将比真实值 。
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他所做的功是 J。如果小勇对绳的拉力F=4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再将铅块2和铅块3横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 |
(2)由图2、图4(或图3、图5)得,压力相同时,海绵的凹陷深度与受力面积成 比。
(3)由图1、图5、图5得,海绵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时 (填“相同”或“不同”),海绵的凹陷深度相同。
(4)综合上述实验可得,海绵的凹陷深度是由单位面积所受压力的大小决定,海绵在单位面积上不着天所受压力越大,凹陷深度就越 。所以我们就把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定义为压强。
如图,长3.0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1)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的关系是:
(2)O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 m。
(3)若测力计量程为25N,则应控制在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