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一个不漏气的薄塑料袋平放在桌面上,一根饮料吸管插在袋口边缘,把袋口折几折后用胶带封住,使塑料袋口不漏气。将两块正方形硬纸板(硬纸板质量不计)相隔一定距离平放在塑料袋上,大纸板的面积是小纸板面积的4倍。在大纸板上放两个一元的硬币,在小纸板上放一个一元的硬币,然后通过吸管慢慢地向袋里吹气。
(1)哪一个纸板会首先被塑料袋“抬”起来?简要写出你判断的依据。
(2)通过计算说明,如果要两个纸板同时被“抬”起来,这两个纸板上的硬币数量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图是在一条细线一端系一个铁螺母做成的摆。同学们用电子表测出了这个摆的周期(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后,想探究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摆的周期可能与细绳长度有关。
猜想二:摆的周期可能与铁螺母的质量有关。
在实验中同学们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摆长L/cm | 50 | 80 | 50 | 80 |
螺母质量/g | 10 | 10 | 20 | 20 |
周期T/s | 1.4 | 1.8 | 1.4 | 1.8 |
(1)通过比较第 次实验的两组数据,可知猜想一是正确的。
(2)通过实验分析,同学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由于摆的周期比较短,直接测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你建议他们怎么做?
![]() |
小明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均匀实心金属圆柱体并将它浸在液体中,分别研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体在液体中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小明先把圆柱体浸在某种液体中,通过改变液面到圆柱体底部的距离,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1。然后把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2。g取10N/kg。
表1
液面到金属块底部的距离h /m | 0 | 0.21 | 0.3 | 0.4 | 0.5 | 0.6 | 0.7 |
弹簧测力计示数F / N | 13.5 | 11.1 | 9.9 | 8.7 | 7.5 | 7.5 |
表2
液体密度 ρ(×l03Kg /m3) | 1.2 | 1.8 | 2.0 | 2.2 | 2.4 | 2.5 |
弹簧测力计示数 F / N | 7.5 | 4.5 | 2.5 | 1.5 | 1.0 |
(1)根据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请通过计算、分析,完成表l和表2中的空格填
写。
(2)分析表1,结合表2中得到的相关信息,是否能得出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金属块浸在液体中体积之间的规律?若能,可以用什么表达式来表达?若不能,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