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0年黄埔区初中物理综合测试(二)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2010年黄埔区初中物理综合测试(二)
1  2  3  4  5
  • 难度: 使用次数:160 入库时间:2010-06-02

    小黄同学家里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晴天可利用太阳能集热,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铭牌如右表,求:

    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了标定容积的水后,水的质量;

    2)这些水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用电加热时,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

    4)贮满水的热水器,阴天里要使水温从20℃升高到50℃,其中55%的热量是由电来辅助提供的,则热水器正常工作时需加热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

    额定电压220V

    容积100L

    额定功率1650W

    频率50HZ

     
  • 难度: 使用次数:158 入库时间:2010-06-02

    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工具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10所示的克丝钳就是其中一例。针对图中齿状钳口;刀口锋利;带凹凸纹的橡胶柄套。简要说出他们各应用的物理知识。

     
  • 难度: 使用次数:167 入库时间:2010-06-02

    小黄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电阻R1)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1)为使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请在图11上补画一根连线。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在       (“a”“b”)。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据此在右下图描出电阻R1IU图线。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比。

     

     

    第二部分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采用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10Ω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换上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虽调节滑动变阻器,但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为使电压表示数为1.5V,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              (填代号)

    A.将原滑动变阻器改换为新的“30Ω  1A” 后从新调节

    B.将原滑动变阻器改换为新的“10Ω  1A” 后从新调节

    C.将换上的20Ω定值电阻更换为“15Ω ”  后从新调节

    D.将换上的20Ω定值电阻更换为“30Ω ” 后从新调节

     
  • 难度: 使用次数:300 入库时间:2010-06-02

    小黄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如图所示,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3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记录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数据中,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它是____________

    2)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 难度: 使用次数:128 入库时间:2010-06-02

    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慢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N,钩码总重G1.0N,钩码上升高度h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

    悬挂点[来源:Z#xx#k.Com]

    钩码总重

    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A

    1.5

    0.10

    0.7

    0.30

    71.4

    2

    B

    2.0

    0.15

    1.2

    0.30

    83.3

    如果仅就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并简要说出依据?答: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