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10年石家庄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2010年石家庄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二)
1  2  3  4  5  6 7 
  • 难度: 使用次数:58 入库时间:2010-05-06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错误改正完毕,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                    

    3最后小明又换用了另一块透镜,发现用它来观看远处多了,可见小明的眼睛存在_______视问题,你认为该透镜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的理由是_                     

     
  • 难度: 使用次数:64 入库时间:2010-05-06

    如图是小芳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尚未连接完整的实物电路图。要求:

    1)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电阻约为10欧,请用笔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在实验中,小芳同学遇到下表所列的两个问题,请你帮她把解决方法填写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际问题

    解决方法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奇怪!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只有2伏,老师要求我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该怎么办呢?

    3)小明为了研究某一特殊材料制成的导体元件L的电学特征,通过实验,测得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0

    1

    2

    3

    4

    5

    I/10-3A

    0

    20

    80

    180

    320

    500

    若他将导体元件LR串联在同一电源(电压为6V)上,当串联的电阻器阻值R      Ω时,导体元件L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的2倍。

     
  • 难度: 使用次数:210 入库时间:2010-05-06

    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实质是电动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中的图象可知,随着压力F的增大,压敏电阻R1的阻值将__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3)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__,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_Ω

     
  • 难度: 使用次数:157 入库时间:2010-05-06

    欣欣和强强在打扫实验室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个灯泡,铭牌上标有“4V    W”,其中W前面的数字不清楚了,欣欣很想知道它是多少,刚好桌上还有电阻箱、电流表、开关、12V的稳压电源各一个,欣欣用它们连成了图示的电路,测出电流表示数随电阻箱阻值变化的几组值并记录在表中。

    电流/A

    0.90

    0.80

    0.50

    0.36

    0.28

    0.22

    电阻/Ω

    8

    10

    20

    30

    40

    50

    问:1)通过实验,欣欣发现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填“不变”“变化”)的,这是因为                        _____

    2)强强也对欣欣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发现欣欣记录的数据中有一个电流值有错误,这个错误数据是____

    3当电流为0.50A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4灯泡的铭牌上不清楚的数字是多少?

     
  • 难度: 使用次数:119 入库时间:2010-05-06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      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

    推理性结论:___                  ___

    推理依据:_____                                                     __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上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_ 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                             _______

    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                             ___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