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_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
实验步骤 | A | B | C | D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6 | 1.8 | 0.5 | 0.3 |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 B | C | D | E | F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2.2 | 2.0 | 1.7 | 1.7 | 1.9 |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金属块密度为_____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某同学收藏有一块精美的贺兰石工艺品,如图所示.为测量这块贺兰石的密度,他进行如下实验:
(1)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1所示,测得它的重力,计算出质量为_____g;
(2)接着利用如图2示的方法将贺兰石没入水中,收集它排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3.这块贺兰石的体积为_____mL,由此算出贺兰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3)这块贺兰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4)上述测量体积的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会导致最终得到的贺兰石的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明在完成如图1、如图2、如图3中的实验步骤,测出贺兰石的密度后,增加了步骤4:将贺兰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完全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根据所学的浮力知识,测出了未知液体的密度值.若如图1、如图2、如图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请你推导出未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_____.(贺兰石的密度为ρ石)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小茶杯,请你在下列器材中选择合理的题材,利用浮力等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测量小茶杯密度的实验.
备选器材:若干个量筒、溢水杯和烧杯,记号笔、足量水(小茶杯可以放入溢水杯、烧杯,但放不进量筒)
要求:
(1)简述实验步骤(如需将小茶杯放入水中,请明确表述小茶杯放入水中的具体操作):用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利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小茶杯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g=10N/kg,)
(1)求第57天鸡蛋所受浮力及鸡蛋的体积。
(2)比较第1天和第70天鸡蛋受到浮力的大小,写出判断依据。
(3)根据表格的现象你如何判断鸡蛋存放时间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