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以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图26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_________ m.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温度/℃ | 80 | 72 | 64 | 59 | 55 | 51 | 47 | 46 | 45 |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图下中______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区周边的污染情况做了调查,并到环保监测部门获取了该小区内某监测站记录的数据(一个空气监测仪每隔两小时记录的 PM2. 5 参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 | 6:00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22:00 |
PM2.5/(μg/m3) | 40 | 80 | 100 | 140 | 110 | 120 | 140 | 90 | 80 |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 PM2. 5 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
(2)分析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3)请你分析造成该区域大气污染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下表是某校 8 年级(6)班学生物理测试成绩统计表。
分数(分) | 低于 40 | 40~49 | 50~59 | 60~69 | 70~79 | 80~89 | 90~99 | 100 |
学生数(人) | 3 | 3 | 5 | 11 | 14 | 10 | 3 | 1 |
(1)根据上表的数据,请在下图中绘制出直方图,并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
(2)这个班的该次测试的成绩最多集中在_____分至_____分的范围内;
(3)测试成绩在 60~89 分的学生数有_____人,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为_____;
(4)以 60 分为及格,80 分为优秀进行统计,该班学生的及格率为_____,优秀率为_____。
建筑工地上,工人们需要将一堆建材运到10m高处。姜荣同学设计安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每个滑轮重100N,工人利用该装置每次提升一块重900N的建材,该工人拉绳子的速度是0.8m/s,在施工过程中:
(1)该工人提升建材时的有用功率是多少?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
(3)孙萍同学想用电动机做动力替代人工作,将该装置改造成简易的起重机(吊起物体的速度限定在0.4m/s),她到仓库找到了两台电动机,铭牌上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她要选用其中的一台。请你帮她选择,就你所选的电动机,说明如何使用该装置才能做到合理配置。
型号 | 额定电压 | 额定功率 |
DJ-Ⅰ | 220V | 0.8kW |
DJ-Ⅱ | 220V | 3.0kW |
小磊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长度的关系.他选择了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长度不同的多根金属丝,在相同条件下,测量这些金属丝的电阻,并记录数据如表.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电阻R与导体长度L的关系式:R=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