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中有一明显的错误是___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第 3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的温度为______。表中有一个错误的数据是____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1 | 93 | 95 | 99 | 96 | 99 | 99 |
(3)根据表中正确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该实验中温度—时间的关系图像;______
(4)实验结束时,发现温度计的玻璃壁上有小水珠,这是______现象;图甲 a、b 两个位置中, ______位置的小水珠较多;
(5)小红同学使用图丁的装置进行实验,在烧杯内装有初温为90℃,在试管内也装有少量同样温度的水, 并把小试管放入烧杯中,c、d 两支温度计相同,在实验中,试管中的水______(能/不能)沸腾。下图中的左图是c 温度计的示数与时间关系图,则d温度计的示数与时间关系图像是右图中的______。
如图所示,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做小孔成像实验。
(1)利用它观察蜡烛的成像时,孔对着______,膜对着______,(以上两格选填“蜡烛”或“眼睛”)可观察所成的像;
(2)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3)将蜡烛靠近针孔照相机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只将小圆孔改成三角形小孔,可以在照相机上看到光斑的形状是______(选填“三角形”、“圆形”或“烛焰”)。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
(2)实验中用到两支相同的蜡烛,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应该点燃______;
(3)移动蜡烛B,人眼从E方向看过去,看到蜡烛B与______重合,要确定B位置是不是所需位置,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
(4)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将______(向左移/向右移/不动);
(5)在蜡烛B与玻璃板之间放置一块较大的不透明硬纸板,人在A侧透过玻璃板______(能/不能)看到蜡烛B,______(能/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板E、F可以绕ON轴转动。
(1)为了看清楚板上的光路,板的材质应是______(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2)小明让一束光贴着板E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板上出现,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3)以法线ON为轴线,将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4)下表是用于研究光反射时角度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则表格中a是______;b是 ______;
实验序号 | a | b |
1 | ||
2 | ||
3 |
(5)让入射角等于______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
(6)若把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入射点O仍在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的方向______(变化/不变);
(7)若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纸板上,且沿A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与图甲情形对比,发生改变的有______。
A.法线方向 B. 反射光线方向 C.入射角度数 D.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