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初中物理2021届专题考点——透镜及其应用训练题【含详解】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2021届专题考点——透镜及其应用训练题【含详解】
1  2  3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难度: 使用次数:169 入库时间:2020-12-10

    智能手机进入平常百姓家,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瑞瑞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

    (一)拍照功能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同一位置,拍同一地点,为什么会变大呢?

    (猜想与假设)手机的镜头可能是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水透镜,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保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利用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的多少,改变水透镜的厚薄,从而改变水透镜焦距;

    (2)测出水透镜焦距的大小,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后,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记录在下表:

    (分析与论证)

    通过对实验序号25、36的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_,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所成实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不变”)

    (评估)

    (1)请你补充实验序号4中漏填的实验记录:_______

    (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像的共同特点都是_______(选填倒立缩小不变”)

    (二)无线充电

    如图所示,是一个手机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了_______的原理对手机进行充电的.

    (三)微信运动

    利用微信运动软件,可以记录每天行走的步数.假如瑞瑞同学每天行走1万步,其平均步长为50cm,由此可知瑞瑞同学每天大约行走_______km.

    (四)振动模式

    振动可以发声,某些手机的振动模式,是因为其内部有个微型电动机会带动转轴上的叶片振动,如图所示,能实现振动功能的叶片可能是哪一种: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87 入库时间:2020-12-10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_______(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42 入库时间:2020-12-10

    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小利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下图 a、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位置用于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a),在放置上述三个器材时,应使它们的中心高度_____________

    (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___cm。

    (3)图a中所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要完整)

    (4)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5)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________________.

    (6)若在如图a中的情况下,再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描述要完整),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7)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我们将看到烛焰__________(A.上半部分  B.下半部分   C.全部,用代号填写)的像,像的亮度将变___________

    (8)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 b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调节。

     
  • 难度: 使用次数:187 入库时间:2020-12-10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照相机能够变焦,是指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_从而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底片上,人的眼睛也能变焦,是通过改变_________从而使清晰的_______ 、缩小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的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长时间用眼,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

    (1)请把文中的空格填完整_________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眼的正常观察范围是______

    A.0-10cm    B.10-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_____

    (4)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等于镜片(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某人眼镜的度数为200度,则他所佩戴的眼镜焦距为___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15 入库时间:2020-12-10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 cm

    2)如图2,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_调整(选填)。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

    5)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6)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逐渐变短,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现象,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选_______

    A.将蜡烛向下移动            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C.将光屏向下移动

    7)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_______ (左/右)移。

    8)如图,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移动距离为s______s(填>“=”“<”)。

     

1  2  3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