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然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_____内。
(2)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 cm。
(3)如图丙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__(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见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的晶状体要_____(填“凸”或“平”)一些。
小明用光具座、F光源、凸透镜镜、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将光源放在3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倒立、等大的清晰像,此时光屏在______cm刻度处,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把光源向左移至20cm刻度处时,将光屏向_____(左/右)调节,可得______(倒立/正立)、______(缩小/放大)的清晰像.
(3)把光源放在45cm刻度处时,移去光屏,人眼通过透镜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____
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如图2,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____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
(3)如图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或“远视”).
在探究光学实验中,小明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_______(甲/乙)的方向适当转动镜面。
(2)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情景: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为了显示光路,光屏的表面应_____(光滑/粗糙)些。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
(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情景: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_____(选填“左”或“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