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1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
(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_____;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_____;
(5)此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
(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图2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_____。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路程越长,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运动.
(4)上面的实验中用到研究方法有科学推理法和 ____.其中下列实验用到科学推理法的是:______________
A.用真空罩和闹钟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5)另一组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运动的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都冲出了水平板面,你建议他们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木块,运用这些器材可探究的是_____.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以探究 D.A、B都不可以探究.
在学习声音的想过知识后,小明同学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了思考并做了如下的实验:
(1)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传递______ ;白雾在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会________(吸热/放热);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________。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____;由此现象推理,假如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你将______(能/不能)听到铃声;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 。该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实验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冰块浮在水中时,大部分浸入水中;泡沫块浮在水中时,却只有小部分浸入水中。为探究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量杯、天平及若干实心物体等器材,分别放在两种液体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表一记录了他们实验时得到并整理的数据。
表一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液体的密度ρ液(g/cm3) | 1.0 | 1.0 | 1.2 | |||||||
物体的密度ρ物(g/cm3) | 0.4 | 0.6 | 0.6 | |||||||
物体的体积V物(cm3) | 50 | 100 | 150 | 50 | 100 | 150 | 50 | 100 | 150 | |
浸入的体积V浸(cm3) | 20 | 40 | 60 | 30 | 60 | 90 | 25 | 50 | 75 |
表二
ρ物 :ρ液 | 2:5 | 3:5 | 1:2 |
V浸 :V物 |
①分析表一中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ρ液和ρ物相同,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一中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ρ液和V物相同,ρ物越大,V浸越大。
③分析表一中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_____,ρ液越大,V浸越小。
④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中的数据有了新发现,他们将经计算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未全)。表二中空缺的数据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表二填写完整后的数据所反映的规律推理:若体积为180cm3、密度为0.5g/cm3的实心物体浮在密度为1.5 g/cm3的液体中,则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cm3。
为了研究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分别用水平方向、大小不同的力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他们测出了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拉力 F、速度变化量△v 和速度变化时 所用的时间 t,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一(m 物为 1kg)
实验序号 | 拉力F(N) | 时间t(s) | 速度变化量Δv(m/s) | Δv/t(m/s2) |
1 | 2 | 1 | 2 | |
2 | 2 | 2 | 4 | |
3 | 2 | 3 | 6 | |
4 | 4 | 3 | 12 | |
5 | 6 | 3 | 18 |
表二(m 物为 2kg)
实验序号 | 拉力F(N) | 时间t(s) | 速度变化量Δv(m/s) | Δv/t(m/s2) |
6 | 2 | 1 | 1 | |
7 | 2 | 2 | 2 | |
8 | 2 | 3 | 3 | |
9 | 4 | 3 | 6 | |
10 | 6 | 3 | 9 |
①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可以得出:用大小相同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质量不同的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用时间相同,____.
②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与 3 或 6、7 与 8 的数据可以得出:____.
③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4 与 5 或 8、9 与 10 的数据可以得出:____.
④为了研究速度的变化量△v 和这些因素的数量关系,小红计算了速度的变化量△v 和所用的时间 t 的比值△v/t,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中.请将表一和表二的第五列数据填写完整.
然后小红分析了△v/t 与物体的质量 m、受到的拉力 F 的关系,可以得出:
a.初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___________.
b.初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8 或 4、9 或 5、10 等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