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音叉、机械闹钟)你不选另一种声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下表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导体,分别用A、B、C、D四个字母代表.问: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判断导体的_____ 大小,小灯泡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___和_____导体进行实验,可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3)分别将A和C两导体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发现接入C导体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A导体时更大,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_____ 有关.
(4)若把A、B两导体首尾相连后再接入电路M、N两端,会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得更小,说明两导体串联后的电阻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生活中,通常选用铜芯线、铝芯线作为输电线,而不选择铁芯线,是因为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__________有关.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_____.
在测量未知电阻R1(阻值为150Ω)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3V)、滑动变阻器R(0~50Ω),电阻箱R0(0~9999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根据实验器材数据可粗略估算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则最大电流是________A,最小电流是________A,你认为小华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出R1阻值.
(2)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先将开关S拨至________,调节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 再将开关S拨至另一位置,调节________,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U1. 记下电阻箱的示数为R′,则未知电阻R1的测量值为________.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
,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④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
(4)小明针对(3)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该不妥之处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