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国综合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方法、物理常识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全国综合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物理方法、物理常识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1  2  3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 难度: 使用次数:186 入库时间:2020-12-04

    某小组同学在用杠杆测定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一)小敏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N,钩码总重G1. 0N,钩码上升高度h0.1 m时,C点上升了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B,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二)小王用如图所示的另一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O为杠杆的转轴,不计摩擦.实验时,给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挂在杠杆A端的钩码缓缓上升.(图中杠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直棒)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数据:

    实验序号

    物重GN

    拉力(N

    A端上升的高度h/m

    B端下降的高度s/m

    杠杆的效率

    1

    2

    5

    0.04

    0.02

    2

    4

    9

    0.04

    0.02

    89%

    3

    2

    5

    0.06

    0.03

    80%

    4

    6

    13

    0.04

    0.02

    92%

    1)第组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2)由________三组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相同的杠杆,提升的物体越重效率越高.

    3)该实验中杠杆的效率总小于100%的原因是杠杆有自重,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道杠杆的自重为_______N

     
  • 难度: 使用次数:186 入库时间:2020-12-04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高度h”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__________,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__

    (4)分析比较__________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__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34 入库时间:2020-12-04

    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在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计划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小桌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铁块质量

    铁块距桌面高度

    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

       

    20

    20

    1.9

       

    20

    30

    2.9

       

    20

    40

    3.8

       

    30

    20

    2.9

       

    40

    20

    4.1

    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一,需选择表中_____(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分析表中①②③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79 入库时间:2020-12-04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它成像在距小孔15cm,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_____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_______的关系.

    3)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

    5)小明和小红还联想到: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 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会形成影子.细心的小明进一步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d

    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________(填),这时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你替小明回答: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若四周都有光源,就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填一种应用)就运用这一结论.

     
  • 难度: 使用次数:124 入库时间:2020-12-04

    小明同学探究了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同时又探究了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他设计了两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你认为研究不同燃料燃烧的放热能力应选用________(选填”)组器材.

    (2)观察甲、乙两图,除了图中相同的器材,还要用到的相同器材是________

    (3)秒表是用在________(选填”)组实验中.甲组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乙组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4)购买一盒薯片,设计实验估测薯片的热值,应选用上述______(选填”)组来进行测量,然后将实验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薯片的热值进行比较,结果是____(选填偏大偏小”),原因是______

     

1  2  3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