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光源Q发出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在墙上显示出一个光点。
①画出光源Q在平面镜中的像
②画出平面镜发射的光线并标出墙上光点的位置
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 ∠i | ∠r |
1 | 100° | 70° |
2 | 45° | 135° |
3 | 30° | 30° |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
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的环境下进行,(选填“亮”或“暗”)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物距的关系图像___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物距u/cm | 相同 | |||||
物高h1/cm | 相同 | |||||
像距v/cm | 4.0 | 8.0 | 12.0 | 16.0 | 20.0 | 24.0 |
像高h2/cm | 2.0 | 4.1 | 6.0 | 8.0 | 9.9 | 12.0 |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4)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写一条即可)
好处______;不足______.
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_____大小关系。
(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_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像
(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