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甲物质在4-6min内可能没有吸热
C.乙物质的沸点可能是60℃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小明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在“探究敲击铜管发声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选取管壁厚度相同,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三根铜管,将它们用细线竖直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 )
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1 | 20.50 | 1.5 | 2131 |
2 | 31.00 | 2.00 | 1284 |
3 | 48.50 | 2.50 | 656 |
A.只能得出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的结论 B.只能得出频率随直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
C.选项A和B的结论都不能得出 D.选项A和B的结论都能得出
如图,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M”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角θ至MN′的位置,释放镜的下端,在平面镜从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 S的像S′( )
A.S′的轨迹为线段
B.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θ
C.S′离轴M越来越近
D.S′的轨迹为圆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