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
(______)
小华等同学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 钩码重力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绳端拉力 F/N | 绳端移动 距离s/m | 机械效率 η |
1 | 2 | 0.1 | 1.39 | 0.2 | 72% |
2 | 2 | 0.1 | 0.90 | 0.3 | 74% |
3 | 4 | 0.1 | 1.51 | 0.3 | 88% |
4 | 4 | 0.1 | 1.25 | ① | ② |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3)用丁图装置进行实验,得出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请问表中①的值为_____;②的值为_____.
(4)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
(5)对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略小于第2次实验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杠杆质量分布均匀,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调节.调节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的钩码_____个.若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格,那么杠杆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会下沉.
(2)实验中小明发现用图乙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但老师建议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其主要原因为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不方便测量力臂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3)完成实验后小明突发奇想,想利用该杠杆(重心始终位于O点)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质量的“杆秤”.
①如图丙所示,以杠杆上的A点为支点,当在C位置挂3个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刚好平衡,则该杠杆的质量_____g.然后小明将C位置的3个钩码取下,挂到右侧作为“秤砣”.
②为了将该“杆秤”的零刻度线标在A位置处,小明应在图丙C位置处装配一质量为_____g的吊盘.
③接着小明在图丁的D位置标记上该“杆秤”能测的最大质量_____g,并将其它质量数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完成“杆秤”的制作.
④小红用小明制作好的“杆秤”测一物体的质量,不留意只将两个钩码作为“秤砣”来使用,则小红的测量结果会_____(选填“偏小”、“依然准确”或“偏大”).
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
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20℃)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金属块 | 质量m/g | 比热容c/J(kg•℃)-1 | 末温(℃) |
铅 | 565 | 1.3×103 | 34.3 |
铜 | 445 | 0.39×103 | 47.2 |
铁 | 395 | 0.46×103 | 48.1 |
铝 | 135 | 0.88×103 | 40.9 |
(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夹_____(选填“A”或“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_____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_____金属块.
(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_____的.请说出你对猜想1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_____.
(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