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川同学设计的一台浮力电子秤,其结构由浮力秤和电路两部分组成,原理如图所示,小筒底面积为 10cm2,高 20cm,大桶底面积为 60cm2,装有适量水。P 为金属滑片固定在托盘下面(滑片质量和滑片受到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并随托盘一起自由滑动,定值电阻 R0=5Ω,AB 是一根长为 10cm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 10Ω,电源电压为 6V,电流表量程 0~0.6A。当托盘不放物体时,P位于 R最上端,小筒浸入水中 5cm 深(称量过程中大桶水未溢出)。求:
(1)托盘和小筒的总质量;
(2)开关S闭合,此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3)若要保证电路安全,则浮力秤的最大称量为多少g?
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在括号中用“+”或“﹣”标出电流表的接线柱。
(______)
许多楼道灯是通过“声控”开关(有声时自动闭合,无声时自动断开)和“光控”开关(有光照时自动断开,无光照时自动闭合)自动控制的,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亮。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完成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
(_____)
实验测得 0.5kg 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为 c1=2.1×103J/(kg·℃),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在第 10 分钟时处于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该物质第 4 分钟时的内能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或“无法比较”)第 8 分钟时的内能;
(3)在最初 2min 内,物质吸收的热量为___J,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 c2=___J/(kg·℃);
(4)在最初 2min 内,燃烧燃料 2g,且在此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放热,所放热量仅 60%能被吸收,则该燃料的热值为___J/kg。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田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 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 B | C | D | E | F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2.2 | 2.0 | 1.7 | 1.7 | 1.9 |
(1)小田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 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 B、C、D、E、F(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上表中;
(2)在实验步骤 B 中金属块所受浮力 F浮=___N;
(3)分析实验步骤 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 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___有关;
(4)小田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某种液体的密度是___kg/m3,金属块 a 的密度为____kg/m3,若将 A 放至最后一步,则会使得金属块 a 的密度的测量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不变”);
(5)同组的小超只有刻度尺这一测量工具,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另一平底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 H1 为 12cm,如图甲所示;
②将待测金属块 b 吊在烧杯底部(金属块未触底),测量出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 h1 为 6cm,容器中水的深度 H2 为 18cm,如图乙所示。
③将金属块b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 h2 为 2cm,如图丙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 3 倍。则金属块 b 的密度为__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