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浙江省宁波市2020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浙江省宁波市2020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doc
1  2  3
  • 难度: 使用次数:138 入库时间:2020-10-29

    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

    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请回答:

    1)如图所示为实验步骤得到的细铁屑分布情况。请你画出经过A点的磁感线。

    2)实验步骤中未敲玻璃板“力线”未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而步骤中轻敲玻璃板“力线”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上述原因分别是什么?

     
  • 难度: 使用次数:136 入库时间:2020-10-29

    如图所示,一个内底面积为100cm2的柱形容器中盛有深度为60cm的水,水底有一块底面积为50cm2,高6cm的长方体铝块。现用一电动机以恒定不变的输出功率把铝块提出水面并继续提升一段距离。已知铝块浸没在水中时上升速度恒为0.27m/s。铝的密度为2.7×103kg/m3g10N/kg,铝块提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绳子自重和摩擦等都不计。

    求:(1)铝块的重力。

    2)把铝块提升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所需的时间。

    3)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

    4)铝块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

    5)铝块从浸没于水中到完全露出水面,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小值。

     
  • 难度: 使用次数:115 入库时间:2020-10-29

    现有一个粗细均匀的金属圆环,它是由一段铜丝和一段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连接而成的。为了研究它的导电性,小科把它接入到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实验时,小科先将触点M与圆环上的A点连接,再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至最右端后,闭合开关S,将触点NA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在触点N滑动的过程中,触点MN之间的电阻等效于一个变化的电阻,记为RMN.设滑过弧MN的长为x,电流表示数I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5V,铜丝的阻值不计,触点接触良好。粗细均匀、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1)由图乙可知,该金属圆环中铜丝的长度是     cm

    2)在触点N滑动过程中,RMN的最大值是多少?

    3)每1cm电阻丝的阻值是     Ω.(提示:图甲中MN之间的电阻等效于MN之间两段弧形金属丝并联后的总电阻)

    4)如图丙所示,把MN接到圆环其中一条直径的两端,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后闭合开关S,通电1min,电路消耗的电能为W.求W的最大值。(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说明取最大值的理由)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