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是物体的重心。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P点磁感线的方向。
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
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实验误差引起的
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间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
(1)实验探究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 。
(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A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B后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已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磁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问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