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绥化)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1 | 0.1 | 0.6 | 0.3 | 55.6% |
2 | 2 | 0.1 | 1.0 | 0.3 | 66.7% |
3 | 4 | 0.1 | 1.8 | 0.3 |
(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精确到0.1%)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 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
(5)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 N、2 N、4 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
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的
(2019·襄阳)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2 m,做了1500 J的功。
(1)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当工人师傅用400 N的拉力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时,所做额外功占总功的15%,求此时提升货物的重力。
(2019·眉山)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挥拖车只用了30 s时间,便将水平路面上质量为1.5 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5 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 N,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为车重的0.08倍。求:(g取10 N/kg)
(1)拉力F在30 s内所做的功。
(2)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2019·深圳)如图所示,斜面长s=8 m,高h=3 m。用平行于斜面、大小F=50 N的拉力,将重力为G=100 N的物体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t=10 s。求:
(1)有用功W有用。
(2)拉力做功的功率P。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4)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2019·泰州)如图所示,使用杠杆提升重物,拉力F竖直向下,重物匀速缓慢上升,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重 G/N | 拉力 F/N | 时间 t/s | A端上升的竖 直距离h/m | B端下降的竖 直距离s/m |
200 | 500 | 0.5 | 0.4 | 0.2 |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杠杆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