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20年最新中考物理力学必考考点专练7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2020年最新中考物理力学必考考点专练7综合题含答案解析.doc
1  2 3  4  5 
  • 难度: 使用次数:187 入库时间:2020-07-0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关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他先在木板上标上07.00cm的刻度。把木板竖直放置,在弹簧下端挂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钩码个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弹簧长度/cm

    2.00

    2.50

    3.0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弹簧的伸长/cm

    0

    0.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1)当挂三个钩码时,指针所对刻度如图乙,请在表中填写此时弹簧的长度和弹簧的伸长量。

    2)分析表中弹簧的伸长跟拉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小明想用该装置设计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他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3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3种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对应液体的密度分别记在表中(g10N/kg)。

    液体种类

    酒精

    植物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7

    2.8

    液体密度ρ×103kg/m3

    0.8

    0.9

    1.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该液体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对应原弹簧测力计刻度板上的位置(即空桶的重量)。(写出计算过程)

    若小强在该空小桶中装满酱油,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若要使该密度计的分度值减小,提高精确度,请提出一条改进意见。

     
  • 难度: 使用次数:146 入库时间:2020-07-02

    科普阅读题

    201646日凌晨138分,实践十号卫星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

    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

    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落的电梯、飞机等。不过这只能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这些家伙在不停地坠落,却又一直没有掉落到地面,这真是好极了!

    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这个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

    微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显然不是!

    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

    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000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N,到了1000km高度,依然受到75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

    那么,大众媒体所说的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因为它主要是由其它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等。

    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力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3.6s,而且每天只能进行2次实验。

    相比之下,实践十号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星为基础的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学们也许知道在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

    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选填受到不受)重力。

    2)一个在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在距离地面200km的高度所受的重力为________N

    3实践十号微重力水平为106g,空间站的微重力水平一般为103g________(选填实践十号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更好。

    4)请你猜测一种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研究:__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152 入库时间:2020-07-02

    物体在流体(气休或液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流体阻力大小还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此外,流体阻力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1)雨滴在高空形成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重力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阻力;此过程中若雨滴受到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_________(选填静止”“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2)雨滴下落过程中随着雨滴速度的增大,受到的重力_________,受到的阻力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当雨滴受到的阻力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重力时,雨滴开始匀速直线下落。

    3)假设雨滴下落时的阻力与雨滴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其中k1×104N/m/s2,则一个质量为0.25g的雨滴下落时的收尾速度约为_________m/s。(g10/kg

     
  • 难度: 使用次数:54 入库时间:2020-07-02

    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

    1)总质量为80kg(含伞)的伞兵,其总重量为_________N

    2)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g10N/kg

    在跳出飞机到打开降落伞这段时间里,伞兵从高处下落,伞兵作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这时伞兵受到的重力_________阻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伞兵是在第_________s的时刻打开降落伞的。

    在最后阶段,伞兵匀速直线下降,此时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_N,在这段时间里,伞兵下降了_________m

     
  • 难度: 使用次数:176 入库时间:2020-07-0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溜旱冰

    开展溜旱冰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许多物理知识,进行这项运动需要有双旱冰鞋,有条件的可以到专门的旱冰场上进行,没有条件的在较光滑的水泥地面也可以进行,但不能在车辆来往的道路上开展这项活动。

    在一般路面上穿普通鞋行走时鞋底与路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与地面摩擦较大。人穿旱冰鞋后将人与地面的滑动通过旱冰鞋变为滚动,旱冰鞋下安装了滚动轴承,轴承上套上了可滚动的轮子,这样使人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小。如图所示。

    人在起动时或加速时,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在前的一只脚脚尖指向运动方向,在后的一只脚与运动方向垂直,这样是为了将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用力向后蹬就可增大地面对人向前的推力,以达到起动和加速的目的。

    根据你的阅读,请回答:

    1)在同样的条件下,_________要比_________小得多。

    2)旱冰鞋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减小滑行时地面对鞋的摩擦力。

    3)溜冰时脚用力向后蹬就能向前加速,这是因为_________

    4)正在滑行时,要想很快停下来,应让放在后面的脚与运动方向垂直,同时用力向下压,以增大摩擦力,使自己很快停下来。前一种做法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的,后一种做法又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5)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