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1)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型管中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压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5)另一位同学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图甲和图丙的装置,得出一个结论: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小明看后立即指出了他在实验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
学习了大气压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想估测一下大气压的大小。他们准备了如下器材:不同规格的注射器、两个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刻度尺、一个铁丝做成的T型钩、细线、橡皮帽等。某组同学在实验中选了B规格的注射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了。于是设计了图甲实验装置,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①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
②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③然后慢慢地拉注射器,刚好拉动活塞时,两个测力计示数均为F。
请根据他们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本次测量大气压值p=________。(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
(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________(填“偏大”或者“偏小”)。请你想一个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写出你的操作方案________。
(3)另外一组的同学用一个弹簧测量计也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他们选择的是哪个注射器,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
(1)先将一端封闭、长约1m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__。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稳定后,玻璃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mm。
(3)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①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外的水银柱面高度差将________。
②若将玻璃管稍微倾斜,那么管内外的水银柱面高度差将________。
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可选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和天平。请回答:(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________(填“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m;
④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写出相关物理量及其符号);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p=_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
A.减小吸盘的直径
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
C.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
学习了“流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在家里做了如图的实验:
(1)由图甲所示的实验,只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________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________b管液面高度。(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
(3)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如图丙)。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再将手指移开,乒乓球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
(4)小明想,能否用压强计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呢?他设计了如图丁中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明用嘴向玻璃管中吹气,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B所示,此时玻璃管内D点的气体压强为p1,速度为v1;小华再次吹气后,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C所示,此时玻璃管内D点的气体压强为p2,速度为v2.则p1________p2,v1________v2.(选填“<”、“=”或“>”)
(5)城市建设中,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工人们设计了如戊方案。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电风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