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金属挡板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
(4)若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则两者大小关系为v1________v2
小明和小华通过实验测量一个实心小石球的密度。
(1)图甲是小明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明在测量石球质量时在右盘中依次添加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至图乙所示位置,接下来正确操作应是________。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20g砝码,换上5g砝码
C.取下10g砝码,换上5g砝码
D.再往右盘加5g砝码
(3)完成上一步骤后,小明将游码移至图丙位置,使天平平衡;再把石球浸没在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图丁所示位置,则测得石球密度为________g/cm3.由于石球吸入部分水,所测得的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球的真实密度。
(4)实验中小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一时找不到新的量筒,于是老师又给小华一个烧杯,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出石球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球的质量为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
③将石球轻放入烧杯内,记下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④取出石球,加水到标记处,称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3;
⑤由此得石球体积表达式为________,石球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实验时将石球拿出水时,表面带有少量水,则对实验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小红从市场买了一桶色拉油,她想测量色拉油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②然后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丁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正确操作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③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④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静置后色拉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减小上述实验的误差,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即可,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2019年12月12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相约》栏目组走进叙州区樟海镇。强强看了节目播出后,尝试利用身边的器材和借来的托盘天平测量樟油的密度。如图所示,他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硬质薄壁塑料杯,利用刻度尺发现杯壁上标有的三条刻度线间距相等,且最上端刻度线旁标有“120ml”字样,接下来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刻度尺量出最上端刻度线距离杯底的高度如图甲所示,则刻度尺读数为________cm;
(2)调节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并调节好天平,将空塑料杯放在天平左盘上,测出空杯的质量m1=23.2g;
(4)向杯中注入樟油直至液面到达最下端刻度线处,称量情况如图丙所示,则杯和樟油质量m2为________g,通过计算可求得樟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5)邻居美美同学利用同样的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杯和樟油质量m2;②将樟油倒回,测出空杯质量m3;③由公式ρ樟油=计算出樟油密度,则美美测出的樟油的密度可能是________(填“A”或“B”:A.0.91g/cm3B.0.89g/cm3)
东营地黄河口,众所周知黄河水含沙量很高,现有一瓶黄河中取来的样水,请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结合所学习得质量密度一章,设计实验测量黄河水的含沙量(单位体积的样水中含有干沙的质量)。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滤纸等。
实验步骤: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