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
(1)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观察到B蜡烛,解决了_____________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在实验中慢慢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为止,
观察记录后,将蜡烛B撤掉,那一张白纸放在刚才蜡烛B的位置,白纸
上却没有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盛的是_____像。
(4)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6.20 | 8.68 | 10.35 | 13.52 |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 6.20 | 8.73 | 10.35 | 13.48 |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小明在做“组成串联电路”的实验时,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是一个小灯泡坏了。请你帮助小明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检测出哪个灯泡坏了,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检测电路。
所选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 斜面的倾 斜程度 | 物体重 G/N | 物体上升高度h/m | 沿斜面拉 力F/N | 物体移动距离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较缓 | 5.0 | 0.10 | 1.6 | 0.50 | 0.50 | 0.80 | 63% |
2 | 较陡 | 5.0 | 0.15 | 2.2 | 0.50 | 0.75 | 1.1 | 68% |
3 | 最陡 | 5.0 | 0.25 | 3.1 | 0.50 |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三次实验的有用功为_______J,总功
为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
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的机械效率问题可获得
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甲、乙两个瓶子里装满质量相等的煤油,瓶内各安装一根电阻丝如图所示,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甲=10Ω、R乙=20Ω,两瓶中各插入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两瓶煤油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100s后
,再测量两瓶煤油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把通电时间和温度的升高量填在表中,这就是表一、表二中第1组和第3组数据。然后通电时间改为200s,重复这个实验,获得第2组和第4组数据并填在表一、表二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后重做实验又得到了相应的数据,记录在表三、表四中。
表一 甲瓶的数据 表二 乙瓶的数据
数据编号 | 第1组 | 第2组 | 数据编号 | 第3组 | 第4组 | |
电流І/A | 0.3 | 0.3 | 电流І/A | 0.3 | 0.3 | |
电阻R/Ω | 10 | 10 | 电阻R/Ω | 20 | 20 | |
通电时间t/s | 100 | 200 | 通电时间t/s | 100 | 200 | |
温度升高量Δt/℃ | 1.5 | 3 | 温度升高量Δt/℃ | 3 | 6 |
表三 甲瓶的数据 表四 乙瓶的数据
数据编号 | 第5组 | 第6组 | 数据编号 | 第7组 | 第8组 | |
电流І/A | 0.6 | 0.6 | 电流І/A | 0.6 | 0.6 | |
电阻R/Ω | 10 | 10 | 电阻R/Ω | 20 | 20 | |
通电时间t/s | 100 | 200 | 通电时间t/s | 100 | 200 | |
温度升高量Δt/℃ | 6 | 12 | 温度升高量Δt/℃ | 12 | 24 |
(1)如果想探究“同一导体,在电流不变时,其发出的热量和加热时间有什么关系”应对比_______与________两组数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想探究“同一导体(电阻不变),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其发出的热量和通电的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应对比_______和_______两组数据,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研究问题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举出一个运用该方法研究其他问题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图12乙是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lA”。
(1)图12乙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未连接的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时发现灯光特别亮,这表
明他在闭合开关前没有______;
(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若要增大小灯泡的电功率,则滑片P应向______移动;
(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13所示,通过图像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位同学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灯泡变亮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经检查所用器材完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