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放在一起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下落的高度,于是,他想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提出三个猜想:
猜想一:与两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
(1)球下落过程中,小球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小明选取了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B、C、D三个球分别作为下面的弹性球进行实验。其中B、C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C、D两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明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下面弹性球 | 质量/kg | 下落高度/m | A球反弹高度/m |
1 | B | 0.5 | 0.9 | 1.6 |
2 | 1.1 | 1.9 | ||
3 | 1.3 | 2.1 | ||
4 | C | 0.5 | 0.9 | 1.7 |
5 | 1.1 | 2.0 | ||
6 | 1.3 | 2.5 | ||
7 | D | 0.8 | 0.9 | 2.2 |
8 | 1.1 | 2.3 | ||
9 | 1.3 | 2.8 |
① 比较________三次实验序号,可以验证猜想一,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② 比较实验序号4、7(或5、8或6、9),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下面弹性球的材料、下落高度等条件一定时,________,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③ 为了探究猜想三,小明选取了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他还应选择________两球进行实验;
④ 实验表明,每次所测A球反弹的高度总比下落高度要高,原因是________。
花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__(选填“反射”或者“折射”)所成的像。
(2)拿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花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李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次数 | 1 | 2 | 3 | 4 |
质量m/kg | 0.1 | 0.2 | 0.3 | 0.4 |
重力G/N | 1 | ________ | 3 | 4 |
(1)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2)你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观点,依据是________。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王强同学使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判断的;
(2)通过观察比较甲、乙、丙三图所做的实验,可知王强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王强同学如果还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应观察比较________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