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L上标有“6V3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变阻器R的最大电阻为100Ω.只闭合S1,滑片置于a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电流表示数为Ia.只闭合S2,移动滑片,变阻器两端电压与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关系如图2所示;当滑片置于b点时,电压表示数Ub=8V,电流表示数为Ib.已知Ra:R0=12:5,Ia:Ib=3:5.(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求:
(1)小灯泡的电阻;
(2)定值电阻R0和电源电压;
(3)在电表的示数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值的情况下,只闭合S1时,计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范围?
小明家新装了电热水龙头,铭牌如表,求:
产品规格 | 220V/50Hz/2200W |
防水等级 | IPX4 |
走线方式 | 台上台下走线 |
电线要求 | 1.5平方铜线 |
电线长度 | 1.4m左右 |
弯头旋转 | 可360°旋转 |
(1)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2)其加热电阻丝的阻值是多少;
(3)在额定电压下工作21s,若不计热量损失,能够使多少克的水从15℃上升到35℃.[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指出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时存在的不规范或错误:图甲中天平使用前调平衡:________;图乙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________;图丙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________。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某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
①由图甲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B.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②小军改正错误后,得到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为1N,则石块密度为________kg/m3;
若将图甲C中的小石块取出,将装有溢出水的小桶放入溢水杯漂浮,忽略水的损失,则此次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为________g。
(2)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川同学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水杯的高度。当小川逐渐调高升降台时,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________B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F浮=G排.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C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甜甜同学认为:用天平、烧杯、水、细线也能测量出小石块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1;
②如图丁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2(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接触杯壁和杯底,水不溢出);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