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进行测量:
①将鸡蛋放人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
②往量筒中放鸡蛋时,发现量简口径小,放不进去
③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 53.4g
④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 14 所示)
(1)小明的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应为_________
(2)测得鸡蛋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3)从理论上分析,由于实验中小烧杯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 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 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深度无关;分析比较 A、B、C、D 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 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 中液体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__;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属块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 取 10N/kg)
在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甲所示的物理现象,小明同学由此思考,水的落地 点到瓶子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在脑海中构建了这个问题的物理模型,如图 乙所示:被水平抛出的小球,它的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 s 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经过 观察思考,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 s 可能与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 H 有关
猜想二:小球落地点到初始点的水平距离 s 可能与被抛出时的初速度 v 有关
然后,小明选取了一个钢球,利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比较光滑的斜面组成图 16 丙所示
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和相关测量,得到了部分数据如上表所示.
(1)让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选填“A”或“B”);
A.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不同 B.使钢球到达桌面的速度相同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猜想___________(选填“一”或“二”)是正确的;
(3) 如果要探究另一个猜想,小明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与压强知识有关的实验:
(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 的中继星﹣﹣“鹊桥号”、它将成为“嫦娥四号”与 地球间的通信桥梁.2018 年 12 月 8 日,探月工程 嫦娥四号任务着陆器和巡视器(月球车) “玉兔 二号”组合体发射升空,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 四号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 100 米高处开始悬停,对 月球表面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 开始缓慢地竖直下降,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随即巡视器“玉兔二号”(如图 18 所示)与着陆器分离,两个人“背对背”, 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玉兔二号”从“四面环坑”的月面找到一条平稳、安全的路,准确走到嫦娥四号的正面唯一的拍照位置,用各自携带的相机顺利完成互拍,让我们 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在月背上闪耀的第一面国旗.接着着陆器和巡视器开始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 “嫦娥四号”减速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的过程中,相对于其携带的巡视器是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玉兔二号”车轮很宽是为了_____________,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2)“嫦娥四号”在距月球表面 100m 处悬停寻找着陆点时,发动机的推力为 2.5×103N,如果 在此位置的总重力是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则它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3)“玉兔二号”携带的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它利用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