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蚌埠二模)某电饭锅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和R2均为定值电热丝,S为自动开关,煮饭时,把电饭锅接入220 V电路中,电路中总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电热丝R1的阻值为 Ω;通电30 min电饭锅产生的热量为 J。
(2019·贵州毕节中考)电热水壶上标有“220 V 800 W”,小明发现烧水过程中热水壶的发热体部分很快变热,但连接的电线却不怎么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发热体的电阻 ;在额定电压下,热水壶烧水210 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为 J,若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将 kg的水从20 ℃升高至100 ℃。[c水=4.2×103 J/(kg·℃)]
(2019·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是一个家用电热水龙头。打开龙头开关,几秒就可以流出热水,这种加热水的过程很短,俗称“过水热”。某品牌电热水龙头的额定功率是3 000 W,额定电压是220 V,则该电热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计算结果精确到0.1)。某次使用该龙头加热水时,测得实际电压为235 V,水的初温为21 ℃,加热14 s,得到0.5 L、末温42 ℃的热水,则加热水的功率是 W[c水=4.2×103 J/(kg·℃),ρ水=1.0×103 kg/m3]。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通过观察 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观察图甲中的A、B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的高,则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 有关。
(3)采用图乙实验装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 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一个标有“220 V 100 W”的白炽灯接在220 V的电源两端,如图所示,由于输电线的电损,小灯泡发光时的实际功率是81 W(电源电压不变,不计灯泡电阻的变化)。
(1)求出此时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
(2)试证明:这种情况下输电线损耗的电功率P线与灯泡实际功率PL之比是P线∶PL=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