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1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2的框中画出电路图.
小敏中午放学回到家,听到妈妈自言自语:“从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野菜,泡在自来水中比在空气中要解冻的快,太奇怪了!”如图所示,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小敏的妈妈解释这一困惑.
这是从物理课本《比热容》中节选的实验部分内容,请你展示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对以下问题的分析.
(1)实验时,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选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______;
(2)某小组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
温度/℃ | 水 | 20 | 21 | 22 | 23 | 24 |
食用油 | 20 | 25 | 29 | 34 | 38 |
(3)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比食用油的______(选填“快”、“慢”).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______.
在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中的电流与干路电流的关系”时,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选取:电流表3只,灯泡2只,开关1个,干电池,导线若干.
(1)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能够同时测量出支路和干路电流的电路,把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内.
(2)小明同学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灯泡立即发光,一个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小亮认为在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是______,还有一处是______.
(3)小明排除故障后开始实验,正确得出电流表示数如表
实验次数 | I1/A | I2/A | I3/A |
1 | 0.10 | 0.20 | 0.30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发现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和支路中的电流关系是______(可用字母表达式表示).但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1电路.图2所示是电阻线示数板,a为锰铜线,b、c、d为三根镍铬合金线.它们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分别为la=lb=lc>ld,Sa=Sb<Sc=Sd.
(1)若选择a、b两条电阻线,可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关系.
(2)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______.
(3)为粗略对比A、B两点间所接电阻线阻值的大小,可观察______.
(4)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______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______.
(5)实验中选用一根电阻线,通过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电阻线的长度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R与L的关系是______.
L/cm | 15 | 30 | 45 | 60 | 75 |
R/Ω | 2.5 | 5 | 7.5 | 10 |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