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当右盘中加入20g和5g的砝码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游码,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始终如图乙所示.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测得石块的质量是24g.把石块用粗塑料绳栓好,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此石块的密度是 g/cm3.
(3)请你观察图分析:运用上述实验操作,测量的密度值会 (偏小或偏大).
学习小组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发现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应向 (选填“向上”或“向下”)调整光屏.调整后,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处.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64 | 68 | 72 | 76 | 80 | 80 | 80 | 80 | 84 | 88 | 92 | 96 |
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 .(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
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如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线圈匝数 | 50匝的电磁铁 | 100匝的电磁铁 |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流表示数(A) | 0.8 | 1.2 | 1.5 | 0.8 | 1.2 | 1.5 |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 | 5 | 8 | 10 | 10 | 16 | 25 |
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 .
(2) .
一列火车长280m,穿过一个长2000m的隧道用了2min,然后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3520m的大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