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在物理实验中多次使用.
(1)如图1所示,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云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 相同.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 .进一步推理,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会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2)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云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2所示.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3)这两个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0Ω,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4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P向C端滑动时,变阻器电阻变小);
(2)同学们进行试触时,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中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小灯泡断路”、“小灯泡短路”或“滑动变阻器处断路”);
(3)某次实验中,同学们看到电压表示数为1.8V,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同时视线应注意观察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l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30T)的时间.丙同学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如表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单摆的摆动规律,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如表的后三列中.
同学 | 实验序号 | l(米) | M(克) | θ(度) | 30T(秒) | l2(米2) | [ | l×m(米•克) |
甲 | 1 | 1.0 | 30 | 4 | 60 | 1.00 | 1.0 | 30 |
2 | 1.0 | 40 | 4 | 60 | 1.00 | 1.0 | 40 | |
3 | 1.0 | 50 | 4 | 60 | 1.00 | 1.0 | 50 | |
乙 | 4 | 1.0 | 30 | 3 | 60 | 1.00 | 1.0 | 30 |
5 | 1.0 | 30 | 4 | 60 | 1.00 | 1.0 | 30 | |
6 | 1.0 | 30 | 5 | 60 | 1.00 | 1.0 | 30 | |
丙 | 7 | 0.8 | 30 | 4 | 54 | 0.64 | 0.9 | 24 |
8 | 1.0 | 40 | 4 | 60 | 1.00 | 1.0 | 40 | |
9 | 1.2 | 50 | 3 | 66 | 1.44 | 1.1 | 60 |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的时间,目的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 (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研究的是:单摆的周期与摆球 的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 .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5)进一步综合分析单摆的周期与表中后三列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