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对应的数据可知: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由表中数据可推测,小球的质量为60g、自由滚下的高度为20cm时,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为 cm.
实验序号 | 小球的质量m/g |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 木块被撞后运到的距离s/cm |
1 | 30 | 10 | 4 |
2 | 30 | 20 | 16 |
3 | 60 | 10 | 8 |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吊灯L1和L2由开关S控制,墙上有一个固定插座.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 ;
(2)实验中,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
(3)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理由是 .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A点时,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根据此原理可以制造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组实验更好,理由是 .
(3)改组测得一组数据如表所示: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3 | 4 | 4 | 3 |
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请你对小明的分析做出评价: .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