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如图所示,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并将其固定在玻璃板的前面,然后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实验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关系.
(3)实验时,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实验中,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B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 像.
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现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光屏中心和烛焰中心位于 .
(2)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上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小明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接着,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落上一只小虫,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在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小虫的像.
(6)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
在“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实验中,首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纸锥 (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