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一实验小组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正确操作流程图,请根据图示把下表中的空缺填好.
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g |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cm3 | 被测液体的密度/kg•m﹣1 | |
25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大, 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与烛焰的大小相同,放在 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小,放在 处能看到放大的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烛焰像偏上,为了能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 调节烛焰的位置.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60 | 1.02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
H | 尼龙 | 80 | 0.76 |
I | 尼龙 | 100 | 1.02 |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们找来了一些琴弦,其规格分别如下表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可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研究.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请你填上该琴弦的横截面积.
下表是小京同学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min | 1 | 1.5 | 2 | 2.5 | 3 | 3.5 | 4 | 4.5 | 5 | 5.5 | 6 | 6.5 |
温度/℃ | 59 | 55 | 52 | 49 | 48 | 48 | 48 | 48 | 47 | 45 | 43 | 42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 态.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 .
理由: .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晓欣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如下:
取三个杯子,分别盛清水、淡盐水、浓盐水,放入冰箱里,每隔5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温度,并观察是否有结冰现象,若结冰,结冰的顺序是否是清水、淡盐水、浓盐水.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略)
分析与交流:嘉嘉对晓欣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需要改进,你觉得哪里需要改进: .
得出结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