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 (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 .
(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 ;② .
(3)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此时水的沸点是 .
④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10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拍照,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像?请说明理由.
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实验测得0.5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示,已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为c1=2.1×103J/(kg•℃).假设这种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的2min内,物质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2)求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c2.
(3)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熔化热”用“λ”表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该物质的熔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