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cm.
(2)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3)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4)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近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 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
(3)在测量过程中,发现 (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下同)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实验中测出纸锥速度为1.06m/s,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