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 cm.在乙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张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 .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同学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设计出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这里利用了玻璃板既能 光线,又能 光线的特点.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 ,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 .如果紧靠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棋子A的像A′和棋子B中,通过玻璃板仅能看见 .
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cm B.7cm C.9cm D.10cm
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右)移.
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当观察到 时,说明水已沸腾;
(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再升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
(4)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度变化的图象是 (填“A”“B”“C”或“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