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对一只标有“0.8A”字样的小灯泡L进行了测试,电源电压恒为9V,电阻箱R0的阻值可在0﹣﹣9999.99Ω之间调节,根据所测数据作出了灯丝的I﹣U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如果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为10Ω,通电20s电流通过电阻箱R0所做的功为 J.
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例如雨滴从高空下落后越来越快,但在接近地面时作匀速运动.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 1 | 2 | 3 | 4 | 5 |
小球质量(g) | 2 | 5 | 45 | 40 | |
小球半径(cm) | 0.5 | 0.5 | 1.5 | 2 | 4 |
小球收尾速度(m/s) | 16 | 40 | 40 | 20 |
(1)如图是某段时间内的频闪照片,可判断此物体在做 运动.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 N.
(3)由数据规律可判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4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 m/s.
请按要求作图: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甲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如图乙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敲击音叉,发现轻质小球被弹开.作出图中轻质小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3)请完成图丙中电路的连接,使其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A、砝码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1)将木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选填“>”、“<”或“﹦”).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记录数据为下表中1、2,得到的结论是 .乙图中,木块和砝码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砝码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用所学的知识判断表中1和3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可能原因是(选填序号) .
次数 | 接触面 |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 | 木块正面 | 1.7 | 0.3 |
2 | 木块正面 | 3.7 | 0.8 |
3 | 木块侧面 | 1.7 | 0.6 |
A.两次拉动速度不同
B.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C.木块正面和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4)实验前,如果小明先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再按上述操作要求在水平方向上匀速拉动木块,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或“﹦”)实际的摩擦力.
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验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图中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B.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2)若要探究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 (选填“串联”或“并联”).
(3)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该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 (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