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运动员将重2.7N的排球托起后,排球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画出排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3)在图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一张质量为20kg的单人床垫平放在床上,和床的接触面积为2m2,求:(1)床垫的重力;(2)床垫对床的压强(g取10N/kg).
小明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是______℃.
(2)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为VA)上升至B位值(体积为VB),则VA______VB(选填“>”、“等于”或“<”,下同),气泡在A、B两位置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______pB.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98 |
(3)以上表格中的内容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则水的沸点是______℃.
(4)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C.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D.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焦距f/cm | 像的性质 | 像距v/cm |
1 | 12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60 |
2 | 14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5 |
3 | 15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0 |
4 | 30 | 10 | 倒立缩小实像 | 15 |
5 | 30 | 12 | 倒立缩小实像 | 20 |
6 | 30 | 15 | 倒立等大实像 | 30 |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
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
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