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试卷下载
初中物理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
1  2  3  4  5  6 7 
  • 难度: 使用次数:268 入库时间:2016-10-12

    小华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如图所示.爱动脑筋的小华仔细观察了包装箱,测出了包装箱平放时的底面积为0.07m2.小华还对箱上的包装指数性标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查阅,他了解了其中的堆码层数极限标志表示相同包装件在仓储时的最大堆码层数,也就是说该牛奶箱最大堆码层数是16层.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箱中每盒牛奶的包装袋上有净含量250ml  257g字样,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g/cm3?(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2)假如在仓储时堆码层数达到了极限16层,则最下层的包装箱受到的压力是多少?它所承受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3)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包装箱设置堆码层数极限

     
  • 难度: 使用次数:2016 入库时间:2016-10-12

    将质量为0.8kg、体积为1×103m3的长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液面上.现用力缓慢向下压木块,当力的大小为2N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g=10N/kg

    求:

    1)求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

    3)当压木块的力为1.6N时,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

     
  • 难度: 使用次数:232 入库时间:2016-10-12

    如图所示,工人工500N拉力F,将重为900N的木箱匀速提升3m,所用时间为20s,求:

    1)拉力F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难度: 使用次数:204 入库时间:2016-10-12

    小聪学习了固体压强后,爱动脑筋的他想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究竟有哪些特点,小聪进行了大胆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可能有压强

    猜想2: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4: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聪在老师的帮助下找来了一些实验器材,设计并完成了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序号

    液体

    深度hmm

    压强计

    橡皮膜方向

    液面高度差(mm

    1

    20.0

    朝上

    18.5

    2

    朝下

    18.5

    3

    朝左

    18.5

    4

    朝右

    18.5

    5

    40.0

    朝上

    36.8

    6

    60.0

    朝上

    54.6

    7

    酒精

    60.0

    朝上

    43.5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型管两边的液面______,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型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如图,说明该压强计______(选填漏气不漏气).

    2)为了验证猜想1,小聪把探头放入水中,再观察压强计U型管两边液面是否有______来判断探头处是否受到水的压强.

    3)在验证其余猜想的过程中,小聪收集到如上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

    比较序号1234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3,小聪完成的实验操作应该是表中序号为______的实验.

    比较序号67两组数据,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______有关.

    4)小聪在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

     
  • 难度: 使用次数:881 入库时间:2016-10-1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不平衡)状态.

    2)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______,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______(选填)调.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B点处挂上l个钩码,做为阻力F2,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L2,计算后发现:F1L1=F2L2,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______

    4)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______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______作用的影响.

    5)实验中,用图丁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

    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

     

1  2  3  4  5  6 7